时常有朋友问起筋膜枪品牌好坏,产品优劣之类的问题,初时我都建议他们去某抖某书看看。在偶然看过一些评测后,感觉很多视频内容不专业,或者本身目的就是为了带货,立场不客观。本文从工程师的角度,客观地聊聊筋膜枪的产品质量问题。PS:本文基本属于闲聊,不针对任何品牌。
从消费者的角度来选筋膜枪,可能关注比较多的是外观形状,颜色,体积大小,重量,打击力度,操作方便程度,配件多少。而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,可能更多的是看用的是什么电机,驱动方式,电池质量,整体结构等等。
我先来给筋膜枪做个大致的分类,从用的驱动电机来分,一般分为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筋膜枪。两个的区别在于价格,有刷的便宜,无刷的贵,有刷的使用寿命短,无刷的使用寿命长。
当前主流的测评作品中,少有真的把产品拆开来分析的。而单从外观上看,怎么能分辨电机类型和质量呢?产品技术评测,必须是严谨的,搞检测,更加要用数据说话,这样的测评,我真的是连一分钟都没法坚持看下去。十块钱的电机跟三十块钱的电机,使用寿命肯定不一样啊!
从尺寸来分,简单说就是大枪和小枪,也就是专业筋膜枪和迷你枪。筋膜枪最早就是给运动员健身人士设计使用的,所以初期的都相对比较大,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都很常见,后来慢慢的越做越小,现在甚至有了一节电池的。如果从力度区分,一节电池的力度,再牛X也搞不过六节电池吧。至于说喜欢大的还是小的,这个就看个人了。
工程师眼中的好的筋膜枪,电机好,电板好,噪音小,扭力大,电池耐用,材料耐磨。
无刷电机比有刷电机好,耐用而且能耗低。电板这块比较难判断,需要很专业的人士才能知道半导体元器件的优劣,判断电路板线路是否合理无隐患。噪音小很容易理解,评测时要用噪音测试仪,最低档多少分贝最高档多少分贝,有仪器来记录,而不是对着镜头说我感觉这个噪音比较小,这个都是不严谨的不客观的。
扭力大小的问题,工程师要用专门的扭力检测设备,开到最大档一直测到堵停住了,再看最高值。这个扭力的检测,我看过好多个视频,没有哪个有个客观的数据,大都是凭感觉说这个大那个小,大多少小多少都没有数据比较。
关于电池的问题水分更大了,一个18650的电池,容量800的和1250毫安的,价格可能相差一倍。而标的一样容量的电池,实际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别,工程师检测就要用到万用表,内阻仪等工具。普通消费者没有这些工具,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,把开关打开,一直用到停机后再充满电,再把电放完。
材料这块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了,塑料壳和铝合金壳的价格不一样,耐磨程度肯定不一样,价格也相差一倍甚至更多。塑料壳开好模具后基本上没有浪费,边角料打碎后可以重新回炉再做。铝合金大都是加工出来的,有些支架连着壳体一体的,结实耐用,但是光加工费就可以买到塑料壳了。
最后再说一下一些筋膜枪的常见卖点。
比如有的说有99个档,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99个档跟4个档真的有很大区别吗?工程师多花半天的时间就能把4个档调成99个档。
再比如有的筋膜枪搞八个十个按摩头,增加一个塑料按摩头不过增加几毛钱成本,把枪用到烂可能有的按摩头还没用过呢。
还有的在灯上面做的花里胡哨的,灯多成本就上去了,结构更复杂,耗电也更高,故障率更高。
有的筋膜枪还带蓝牙功能,带音响功能,带脉冲,带加热,有人真的会每次按摩关注击打了多少次?还是喜欢在按摩的时候听DJ?有些枪做成双头甚至四头的,我觉得应用场景也不会很多吧。
还有做成折叠枪,折叠起来好像更方便了,但是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噪音大,间隙大。有这些工夫倒不如把手柄的设计做的更符合人体工学,把易磨损部件做好。把产品的真正功能做好才是王道。